一首诗歌

      鳞鳞细浪 2004-12-20 16:58
一首诗歌

很久以前就读过《再别康桥》这首诗,只知道欣赏诗的特有韵味,而忽略了诗的作者。

下午,在书店,翻起汉英版的徐志摩诗选,又见《再别康桥》,于是熟悉了徐志摩,熟悉了康桥。

大约半个多世纪之前,一个叫徐志摩的青年远渡重洋来到英国求学,别的学生都为一纸文凭寒窗苦读,而他却每天来到康桥倚着薄暮的青石桥栏浮想联翩,或是租借一条独木小船在康河里顺流而下,手持长蒿于星光斑斓中苦苦寻梦。

徐志摩最终没有拿到别人都有的文凭,只好悄悄地离开那座学院。临别时,他又去了康桥,顾影自怜,物我两忘,随口轻轻呤道: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呤的就是再别康桥,从此,许多人就熟悉了一个叫徐志摩的诗人和一个叫康桥的地方。虽然诗人履痕风流,英年早逝,却留下了许多众口相传的诗歌。

即使康桥是毫无名胜古迹的一隅荒野,但总也抹不去众多读者想象中的绚丽,必竟有一个超凡脱俗的诗人和一个众口相传的诗歌与它有关。
康桥只是诗人流浪的脚下的一个匆匆而过的足迹,他去过的许多地方也许都比康桥声名遐迩,可我们记住的只有康桥。

我想,一定是因为《再别康桥》,康桥激发一个诗人的灵感,帮助他完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那是大自然的力量。
一个诗人用一首诗,让许多人记住康桥,这一定就是诗歌的力量了。

10 21/2004 4:51:29 PM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