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

      书评 2004-10-1 23:53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消息,说,有人写了一个世界上最短,带有宗教,色情,悬疑,神秘的小说,内容是:哦,天哪!女王怀孕了,谁干的? 这篇小说获奖了!深思,淡然一笑! 读完〈〈达芬奇密码〉〉,再三思之,却笑不出来!虽然这个故事是假的,但读后仍然感觉是真的,它的结构是那么严紧,思路是那么的完整。完全给人一种时空上的错觉,瞬间从几千年前回到现在,又从现在回到几千年前! 一个伟大的人给后人留下了的财富,时至今日仍让人去探索,从中发现无穷的奥秘!这个伟人就是达芬奇,一个画家,发明家。。。。。。 本书作者巧妙的运用达芬奇的作品,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神秘的故事。 作为一个东方人,一个无神论者对于此书还没有太大的感触,如果对于狂热的基督徒来说,那就是离经叛道,洪水猛兽!好比让一个佛教徒去相信释枷牟尼是一个整日喝酒吃肉,花天酒地的人一样! 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它使西方社会几千年宗教信仰的根基受到了动摇,难怪此书引起那么大的争议! 卖了那么一大通关子,还没有说这本书的大体内容,下面就介绍一下:小说开端将故事情节设置在法国卢浮宫的大画廊,一个得了白化病的修道士和画廊馆长为争夺卡拉瓦乔(Caravaggio,意大利的画家,善于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利用明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巴洛克绘画风格的先驱)的一幅作品展开殊死搏斗。小说作者对这一场景的描写毫无疑问可以激发起读者巨大的阅读热情。 小说写到,馆长萨尼尔拼命地抓住那幅画,启动了博物馆的警报系统。然后,他利用争取到的最后几分钟时间,脱下自己的衣服,画了一个大圆圈,再四肢张开地躺在圆圈里,就像达芬奇最著名的画作《维特鲁威人》一样。馆长留下了一个字谜和一个斐波纳契数列(一种整数数列,其中每数等于前面两数之和),这是后人破案的线索。 接着,作为破案人的朗敦出现了,他被一本杂志吹捧为“穿着哈利斯呢的哈里森·福特”。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内弗也出场了,“不像那些装饰在哈佛学生宿舍墙上的金发碧眼小甜妞,这个女人是健康的,有着天然去雕饰的美丽和真诚,散发着惊人的、极有个性的自信”。朗敦和索菲利用达芬奇留下来的符号和秘密来破案,同时还用到了宗教阴谋理论。这一切都会激发起读者同样盘根究底的热情——锡安的修道院、圣堂武士和具有争议的梵蒂冈主教都牵涉其中,还有黄金分割率、在电影《大开眼戒》中出现过的怪异的性爱仪式,以及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用过的圣杯。小说写到,朗敦和索菲追踪达芬奇布下的线索,提出了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推测,让人觉得《达芬奇密码》这部小说玩得有点过火了。 我觉得这部小说让我接受了一个完美的骗局!并且是心干情愿的去上当!哈哈哈哈哈 !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