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爸爸,对我而言,是一个远比母亲父亲更亲切的字眼。
一种依靠,一个家,一份安全,一点温馨。
妈妈是个很讲究又很会过日子的女人。就算少买点,也一定要买最好的。小的时候,家里钱不多,但在我眼里,妈妈的口袋里总是什么都能变出来的。在别人家还没黑白电视的时候,家里就买了彩电,而且还是很贵的进口货;在别人孩子穿布鞋的时候,我穿的是皮鞋;在别人家没有冰箱的时候,妈妈不知哪搬回一台。。。
妈妈在我眼里简直是无所不能的。
长大了我才知道,小时候我只有一双皮鞋,妈妈总是把它打理得干干净净,让我每次都觉得是新皮鞋;小时候,我的虎毛大衣只在出门才穿,回来就好好的洗洗晒晒放起来,等到下次出门再穿;家里平时穿的衣服从来都是烫好再放起来,哪怕是一件简单的汗衫;小时候没钱买羊毛衫,妈妈总是变着戏法的给我织出许多的毛衣,到冬天穿的时候,我总能一次穿上四五件,一次换个四五件,换了一个月也没有重复过,衣服旧了小了就拆了再配线重新织,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手上总是四根针一团毛线,妈妈总是能让我光鲜的去和小朋友们玩。
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家并不比人家有钱,我有的只是一个勤劳持家的妈妈
长大了我才知道,家大业大是要有个女人的持家有方
记得有一段时间,家里的县城开发新城区,有钱的同学都搬去新城。而我们,只能住在老城单位分配的二居室里。房子是临车队大院的,每天人来人往,车进车出,沙尘滚滚,用的是又是老式的公共厕所,半夜要小便还得拿电筒拉个伴才敢出门。在我眼里,这些都是让我觉得在同学眼中低人一等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吵着要搬去新城。
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我的这些话对妈妈的伤害是多么的深,妈妈总是很自责没能给我一个舒适的家。
小时候,妈妈总说,什么都要靠自己。我知道,那是妈妈叫我努力
长大了,妈妈总说,个人有个人的命,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我知道,那是妈妈怕我太辛苦。
小时候,妈妈是无所不能的,家务,工作,样样要做。每天都是笑脸迎人。
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妈妈也有“不能”的时候,健康的妈妈也有生病的时候,笑着的脸也会有流泪的时候。
在去读大学的时候,是妈妈送我去的上海,爸爸流着泪把同样哭红了眼的我们母女两送上火车。到那时才知道,从小就没离开过父母的我对家是如此的依恋。那时曾想过要考一个离家越远越好的大学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妈妈在开学一周后离开上海时,我抱着妈妈哭着吵着怎么也不想松手。从此后,每次离家,都是哭着离开。我哭,妈妈也哭,母女俩不敢对视。从去读书到现在,八年时间,每次都是如此。爸爸总开玩笑说我再哭下去就要嫁不出去了,如此的赖家,以后要用棍子赶出门才行。
妈妈离开上海后,就住进了医院开刀,开刀前一天打电话给我,我不在宿舍,等我再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妈妈已经开完刀了,手术很成功,但由于血压低,医生根本测不到血压,听着她气若游丝的声音,我几乎要哭出来了,但为了不影响她的情绪,我只好强忍着。就这样,妈妈还说住院这几天可以把我的毛线织好了。
小时候,我总喜欢和同学们比,妈妈说,比什么都是没用的,你的成绩好才是真的。
长大了,我还是喜欢和朋友们比,妈妈说,和谁都别比,进步了就行,心胸要开阔些。
同学中,似乎有些人并不恋家,有些同学总说,回到家路上辛苦不说,还要帮家里忙这忙那,还得花上一大笔钱买东西或是给钱给家里人。可对我而言,我似乎从来没有这些感觉。路上卧铺一路睡到家;到家后我就是公主,大小事情,我几乎不用动手,除了要自己洗脸冲凉吃饭外,其他的事都是妈妈一手包办。爸爸总说,这是你的家,是一个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地方。在家里,爸爸也总不让我花钱,就连平时出门的车费也是爸爸一把塞给我一堆的零钱。到现在,过年我还能得到亲戚的压岁钱。每次总觉得回家是赚钱去的。一年回两次,一次住两周总让我觉得不想再回深圳。
写妈妈的话,总是怎么写也写不完,写着写着总能满脸感激的泪水。
低落的时候我总在想,有一天,我失去妈妈的时候,这将会是怎样的一种伤心。想着想着我就会哭得一塌糊涂。
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妈妈总会说,你是想家了,想家就回来吧。
妈妈来陪我过端午节,一家人挤在公司分的一间小宿舍里住着,爸爸睡床,我和妈妈打地铺。我一直说要他们去找家好点的酒店住,可爸爸一直说,我女儿在这里住了一两年了,我不吃这几天苦怎么知道我女儿受了什么苦,就这几天算啥。每次说到这些,我总是忍不住的想哭。其实在深圳,公司宿舍的条件算可以的了,可对爸妈而言,这让他们手心里捧大的女儿受委屈了。这几天,妈妈一直在看房,说是无论如何也要让我早点买房。
说到这些,我不得不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没有出息,来深圳这些年,啥也没置办,存的钱也如数的寄回家给妈妈投资做生意。自己就什么也没计划。
每次我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只有妈妈能劝我;每次家里人有困难的时候,总是会找妈妈出主意;这大概就是人格魅力吧。
妈妈老说,我和她是一样的劳碌命,将来还是要奔波一辈子。说这话的时候,妈妈说是一脸的心疼。她觉得她这辈子受的苦就是想让我这辈子不用再苦。
一种依靠,一个家,一份安全,一点温馨。
妈妈是个很讲究又很会过日子的女人。就算少买点,也一定要买最好的。小的时候,家里钱不多,但在我眼里,妈妈的口袋里总是什么都能变出来的。在别人家还没黑白电视的时候,家里就买了彩电,而且还是很贵的进口货;在别人孩子穿布鞋的时候,我穿的是皮鞋;在别人家没有冰箱的时候,妈妈不知哪搬回一台。。。
妈妈在我眼里简直是无所不能的。
长大了我才知道,小时候我只有一双皮鞋,妈妈总是把它打理得干干净净,让我每次都觉得是新皮鞋;小时候,我的虎毛大衣只在出门才穿,回来就好好的洗洗晒晒放起来,等到下次出门再穿;家里平时穿的衣服从来都是烫好再放起来,哪怕是一件简单的汗衫;小时候没钱买羊毛衫,妈妈总是变着戏法的给我织出许多的毛衣,到冬天穿的时候,我总能一次穿上四五件,一次换个四五件,换了一个月也没有重复过,衣服旧了小了就拆了再配线重新织,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手上总是四根针一团毛线,妈妈总是能让我光鲜的去和小朋友们玩。
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家并不比人家有钱,我有的只是一个勤劳持家的妈妈
长大了我才知道,家大业大是要有个女人的持家有方
记得有一段时间,家里的县城开发新城区,有钱的同学都搬去新城。而我们,只能住在老城单位分配的二居室里。房子是临车队大院的,每天人来人往,车进车出,沙尘滚滚,用的是又是老式的公共厕所,半夜要小便还得拿电筒拉个伴才敢出门。在我眼里,这些都是让我觉得在同学眼中低人一等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吵着要搬去新城。
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我的这些话对妈妈的伤害是多么的深,妈妈总是很自责没能给我一个舒适的家。
小时候,妈妈总说,什么都要靠自己。我知道,那是妈妈叫我努力
长大了,妈妈总说,个人有个人的命,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我知道,那是妈妈怕我太辛苦。
小时候,妈妈是无所不能的,家务,工作,样样要做。每天都是笑脸迎人。
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妈妈也有“不能”的时候,健康的妈妈也有生病的时候,笑着的脸也会有流泪的时候。
在去读大学的时候,是妈妈送我去的上海,爸爸流着泪把同样哭红了眼的我们母女两送上火车。到那时才知道,从小就没离开过父母的我对家是如此的依恋。那时曾想过要考一个离家越远越好的大学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妈妈在开学一周后离开上海时,我抱着妈妈哭着吵着怎么也不想松手。从此后,每次离家,都是哭着离开。我哭,妈妈也哭,母女俩不敢对视。从去读书到现在,八年时间,每次都是如此。爸爸总开玩笑说我再哭下去就要嫁不出去了,如此的赖家,以后要用棍子赶出门才行。
妈妈离开上海后,就住进了医院开刀,开刀前一天打电话给我,我不在宿舍,等我再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妈妈已经开完刀了,手术很成功,但由于血压低,医生根本测不到血压,听着她气若游丝的声音,我几乎要哭出来了,但为了不影响她的情绪,我只好强忍着。就这样,妈妈还说住院这几天可以把我的毛线织好了。
小时候,我总喜欢和同学们比,妈妈说,比什么都是没用的,你的成绩好才是真的。
长大了,我还是喜欢和朋友们比,妈妈说,和谁都别比,进步了就行,心胸要开阔些。
同学中,似乎有些人并不恋家,有些同学总说,回到家路上辛苦不说,还要帮家里忙这忙那,还得花上一大笔钱买东西或是给钱给家里人。可对我而言,我似乎从来没有这些感觉。路上卧铺一路睡到家;到家后我就是公主,大小事情,我几乎不用动手,除了要自己洗脸冲凉吃饭外,其他的事都是妈妈一手包办。爸爸总说,这是你的家,是一个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地方。在家里,爸爸也总不让我花钱,就连平时出门的车费也是爸爸一把塞给我一堆的零钱。到现在,过年我还能得到亲戚的压岁钱。每次总觉得回家是赚钱去的。一年回两次,一次住两周总让我觉得不想再回深圳。
写妈妈的话,总是怎么写也写不完,写着写着总能满脸感激的泪水。
低落的时候我总在想,有一天,我失去妈妈的时候,这将会是怎样的一种伤心。想着想着我就会哭得一塌糊涂。
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妈妈总会说,你是想家了,想家就回来吧。
妈妈来陪我过端午节,一家人挤在公司分的一间小宿舍里住着,爸爸睡床,我和妈妈打地铺。我一直说要他们去找家好点的酒店住,可爸爸一直说,我女儿在这里住了一两年了,我不吃这几天苦怎么知道我女儿受了什么苦,就这几天算啥。每次说到这些,我总是忍不住的想哭。其实在深圳,公司宿舍的条件算可以的了,可对爸妈而言,这让他们手心里捧大的女儿受委屈了。这几天,妈妈一直在看房,说是无论如何也要让我早点买房。
说到这些,我不得不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没有出息,来深圳这些年,啥也没置办,存的钱也如数的寄回家给妈妈投资做生意。自己就什么也没计划。
每次我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只有妈妈能劝我;每次家里人有困难的时候,总是会找妈妈出主意;这大概就是人格魅力吧。
妈妈老说,我和她是一样的劳碌命,将来还是要奔波一辈子。说这话的时候,妈妈说是一脸的心疼。她觉得她这辈子受的苦就是想让我这辈子不用再苦。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