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谥号

      读史小记 2004-9-18 17:11

古时的帝王死后都要安个谥号玩玩,当然有点名的大臣也能摊上,用那么一两个字来概括人的一生。
不过有些名符其实一点,有些名不符实一点。特别是帝王的谥号有些有点莫名其妙。
象谥为“文”的有刘恒(汉)、曹丕(魏)、司马昭(晋)、刘义隆(刘宋)、杨坚(隋)(好象李世民也是“文”,不过谥号到唐后就烂了,所以不列上),刘恒、曹丕、杨坚还说得过去点,象司马昭与刘义隆跟这些人并列就有点太难看了点。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谥号如上所比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有些朝根本没有建功立业,但还是得谥谥的。但象刘宋的明帝刘彧那样的给个“明”也有点说不过去了,不过最离谱的最数晋惠帝司马衷这个白痴的这个“惠”字了。司马家再没人也不至于把“惠”给他吧。
一直对这个谥号如何谥的不是很明白,而且有些字又不明所以(不象“文”、“武”这样的字从字面了可以理解点)。象被江充害的汉武帝的那个儿子(什么名字忘了)谥为“戾”很是不明。前一阵终于看到了《逸周书。谥法解》总算有点明白了。
想知道谥法如何谥的看这里http://www.tanghistory.com/bbs/dispbbs.asp?boardID=9&ID=773&page=1 的一个帖子,不把它贴过来了,有兴趣的过去看,顺便也看看那个网站──沉醉唐风。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