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食用油最近面临公关危机
2004年9月12日09:4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9月10日,国内一家知名食用油公司用一纸投诉,将“金龙鱼”告到了国家工商总局。
“我们只希望能维护自身的权利。”这家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显得有些激动,“因为这个广告是不真实、不负责任的。”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广告”,是指从8月底开始至今,陆续在30多家媒体(包括网络)上出现的一个类似于新闻报道的“广告软文”。
8月26日,在《北京晚报》的“健康快车”版面上,刊登了一篇题为《1:1:1——食用油营养的黄金比例》(副标题: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李志伟教授对食用油的宝贵建议)的文章,该文借李志伟之口从专家的角度对目前的食用油进行了点评,得出结论:长期食用单一的菜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都会引起营养不均衡等问题,还教育消费者,食用油里的3种脂肪酸一旦摄入不均衡,就会相应引起各种重大疾病,因此,“只有当3种脂肪酸的吸收量达到1:1:1的完美比例时……身体才能健康。”最后,文章指出,在我国食用油领域第一个运用1:1:1理念的品牌是“金龙鱼”,“1:1:1,应该成为各家厨房最合理的用油选择。”
随后在9月1日的《新京报》上,一篇题为《四亿家庭的炒菜油是否健康——漫谈食用油里的健康问题》的文章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述。同样,文章在最后,“隆重”推出“金龙鱼1:1:1调和油”。
9月6日,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就对外发出“郑重声明”,称:“近日有个别单位在媒体上盗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给本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会“严厉谴责上述行径,要求有关单位立即停止在新闻媒体上的不实报道,并保留诉讼法律的权利。”
广告监督司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已经收到了数家企业对金龙鱼广告的投诉。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金龙鱼”的小包装食用油可以占到全国60%-70%的市场份额,眼下已经降到了30%多。而在“金龙鱼”曾经是绝对统治地位的调和油市场,其份额也在不断地下降——在过去的1年内就由60%降至50%。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食用油行业,眼下市场广告等推广投入最大的就是嘉里粮油——仅仅“1:1:1概念调和油”自2002年年中推出以来,至今已砸进了3亿-4亿人民币的广告费用。
据新京报报道,最近引起争议的金龙鱼“1:1:1”广告,9月11日起被北京市工商局要求暂停播出。市工商局广告处昨天召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广告部了解情况,之后发出通知,要求该广告在进行整改之前,暂时停止播出。
金龙鱼最近频繁在其食用油广告中打出1:1:1均衡营养概念。金龙鱼方面提供的材料显示,金龙鱼在广告里模糊提出了1:1:1的比例,消费者容易错误理解这样的比例说的是油内含量。其油外包装上却写着油里三种酸的比例是0.27:1:1,不过字体非常小不容易辨认。而当事人嘉里粮油集团方面则表示,“金龙鱼从来没有也不会进行虚假宣传。我们是说把两者加起来达到1:1:1的均衡比例。我们的产品一直都标明比例是0.27:1:1,并没有欺骗消费者,而且我们会继续推广1:1:1”。
面对行业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呼声,金龙鱼如何逃过此劫呢?
刚学完危机公关的大伙们,给他出出主意,直接在站内回复,我会考虑综合起来,明天交给廖教授评议。
2004年9月12日09:4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9月10日,国内一家知名食用油公司用一纸投诉,将“金龙鱼”告到了国家工商总局。
“我们只希望能维护自身的权利。”这家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显得有些激动,“因为这个广告是不真实、不负责任的。”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广告”,是指从8月底开始至今,陆续在30多家媒体(包括网络)上出现的一个类似于新闻报道的“广告软文”。
8月26日,在《北京晚报》的“健康快车”版面上,刊登了一篇题为《1:1:1——食用油营养的黄金比例》(副标题: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李志伟教授对食用油的宝贵建议)的文章,该文借李志伟之口从专家的角度对目前的食用油进行了点评,得出结论:长期食用单一的菜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都会引起营养不均衡等问题,还教育消费者,食用油里的3种脂肪酸一旦摄入不均衡,就会相应引起各种重大疾病,因此,“只有当3种脂肪酸的吸收量达到1:1:1的完美比例时……身体才能健康。”最后,文章指出,在我国食用油领域第一个运用1:1:1理念的品牌是“金龙鱼”,“1:1:1,应该成为各家厨房最合理的用油选择。”
随后在9月1日的《新京报》上,一篇题为《四亿家庭的炒菜油是否健康——漫谈食用油里的健康问题》的文章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述。同样,文章在最后,“隆重”推出“金龙鱼1:1:1调和油”。
9月6日,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就对外发出“郑重声明”,称:“近日有个别单位在媒体上盗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给本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会“严厉谴责上述行径,要求有关单位立即停止在新闻媒体上的不实报道,并保留诉讼法律的权利。”
广告监督司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已经收到了数家企业对金龙鱼广告的投诉。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金龙鱼”的小包装食用油可以占到全国60%-70%的市场份额,眼下已经降到了30%多。而在“金龙鱼”曾经是绝对统治地位的调和油市场,其份额也在不断地下降——在过去的1年内就由60%降至50%。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食用油行业,眼下市场广告等推广投入最大的就是嘉里粮油——仅仅“1:1:1概念调和油”自2002年年中推出以来,至今已砸进了3亿-4亿人民币的广告费用。
据新京报报道,最近引起争议的金龙鱼“1:1:1”广告,9月11日起被北京市工商局要求暂停播出。市工商局广告处昨天召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广告部了解情况,之后发出通知,要求该广告在进行整改之前,暂时停止播出。
金龙鱼最近频繁在其食用油广告中打出1:1:1均衡营养概念。金龙鱼方面提供的材料显示,金龙鱼在广告里模糊提出了1:1:1的比例,消费者容易错误理解这样的比例说的是油内含量。其油外包装上却写着油里三种酸的比例是0.27:1:1,不过字体非常小不容易辨认。而当事人嘉里粮油集团方面则表示,“金龙鱼从来没有也不会进行虚假宣传。我们是说把两者加起来达到1:1:1的均衡比例。我们的产品一直都标明比例是0.27:1:1,并没有欺骗消费者,而且我们会继续推广1:1:1”。
面对行业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呼声,金龙鱼如何逃过此劫呢?
刚学完危机公关的大伙们,给他出出主意,直接在站内回复,我会考虑综合起来,明天交给廖教授评议。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